Error 403: Forbidden

Wednesday, August 23, 2006

欢迎来到中国

"It is illusory to think you can go 220 kilometers per hour on just three kilometers of tracks, you would need rocket propulsion for that."

我们假设3公里的线路上,前一公里用来加速,后两公里用来减速(毕竟,三公里的线路你也不能指望火车还有什么别的运动状态),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这辆列车需要每平方秒2米的加速度。据我所知,火箭的加速度至少达到1.7个G,也就是每平方秒16-17米。显然以上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换了说这话的是别人,我一定会嘲笑他没有数学修养,可偏偏说这话的是一个德国人,还是一个德国专业人士。实际上,此言出自Transrapid公司发言人Peter Wiegelmann之口,这不禁让我怀疑差错是不是的确出在我们这一边。当然,不用怀疑,差错肯定是出在我们这一边,问题只是,出在我们这一边的哪里而已。

Herr Wiegelmann是在评价大连的磁浮工程时说上述这番话的,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大连的磁浮工程是怎么一回事。大连的磁浮工程是一个叫李岭群的人搞出来的,2005年的时候他就宣称他的磁浮列车“设计时速至少可达400公里/小时,最高时速576公里/小时,每小时可投送人流8万人,物流4.8万吨。”而造价却只有“每公里0.8亿-2亿元人民币”。更为神奇的是,由于采用了永磁技术,所以这车跑起来根本不需要电。

这令上海的磁浮线路,以及规划中的沪杭磁浮都黯然失色。上海的磁浮线路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最高速度430公里/小时,按从未实现过的最大编制(10节车厢坐满人)计算每次也只能运送900人,双线1800人,还不能运货,更何况造价高达每公里3个亿人民币,而且还耗电(虽然很省,可是毕竟没不需要任何动力的大连磁浮来得节能环保)。实际上,照李先生的说法,他的磁浮技术可以在72小时之内把大连所有的居民撤走,我想不出这个世界上还有任何比这更有效率的交通工具了。哦,对了还有,大连磁浮的净悬浮力(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是上海磁浮的5倍,我想他们大概在开发5层的磁浮列车,还是大连乘客的体重都是上海乘客的5倍?当然,我理解上海人向来骨头轻。

我和张明以前一直设想要把我们国家最伟大的两所大学——北大清华搬到罗布泊去。北大只设一个专业乌托邦,清华也只设一个专业永动机。那样可以极大地促进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现在看来,清华早就想到了这招,现在看来,李岭群先生一定就是清华大学永动机专业毕业的。

Except that he's not.李岭群先生如果是清华毕业也一定是跳梁小丑专业毕业——顺便说一句,那地方就盛产这个。2004年10月他在大连建造了一个“中华1号”,列车有32个座位,号称最高时速110公里,但实际上从未达到过。他目前吹嘘的“中华6号”分为低速和高速两个型号,分别由105牛和1500牛的“磁动机”驱动,这样的推力相当于10公斤和153公斤。我认识比这更重的人,而现在他说他要靠这点推力推动火车!

那让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德国师傅要对中国的磁浮技术如此不屑。是的,他是Transrapid的人,有动机故意诋毁自己的竞争对手。是的,他是德国人,猜忌中国人窃取他们的技术,因为中国人5000年没搞出磁悬浮,德国人来了不到5年就一下子搞了三个“自有技术”。可是你们看,上海的磁浮列车的加速度是0.74米每平方秒。也就是说,李岭群先生的磁浮的加速度是上海磁浮加速度的3倍。比磁浮还要快3倍……德国磁浮可以在5公里的距离内从0加速到每小时300公里,换句话说,大连磁浮可以在5公里内加速到每小时900公里。还好他们只打算造3公里的线路,如果象上海那样修个30公里,我打赌他的车能跑过光速,那样相对论都要改写,斯蒂芬霍金要死不瞑目而爱因斯坦要重新投胎。难怪德国人要发出这样非常不德国的评论。

德国人的磁浮列车从1934年提出理论构想,到1977年立项,再到2004年在中国实现商业运营花了70年时间。长期的测试证明,磁浮技术的建设成本和ICE持平,而运行成本是ICE的34%。时速300公里时的能耗只有ICE的三分之二,而且可以用相同能耗跑到ICE跑不到的400公里。可以爬上ICE爬不上的坡,在最高速状态下噪音排放也比一般的ICE低。占地面积是ICE的七分之一,磁场污染是彩电的20%,电吹风的10%。德方还评估了对野生动物的环境影响。从1980年开始,德国就分期建成了31.5公里的磁浮试验线,这个长度甚至超出上海的商用线路长度。试验线模拟了各种形状、坡度的直道和弯道。截止2004年12月,8列试验车总计完成100万公里的试运行,接待了59万参观者。

再让我们来看看所谓的“中华6号”的真面目吧,李岭群自称1988年开始因为“兴趣爱好”投身磁浮研究,还承认直到1997年看到德日方案,他们还一事无成。当然这样的研究,是在新疆进行的,这印证了我关于他的教育背景的猜测。他的磁浮列车唯一的试验线路是一条56米——56米,我没写错——的暗轨。他在解释永磁轨道为什么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磁时给出的理由是“我们采用的永磁是从厂家处购买,出厂前必须是达到国家标准的。”他的轨道的磁场强度是上海磁浮的15000倍,一万五千倍。我认为乘坐这样的磁浮列车将使你丧失性功能。他申请的科技部鉴定是“磁悬浮技术”鉴定而非“磁悬浮列车”鉴定,对,就是说他的车,如果有的话,还没经过任何鉴定。而即使是“磁悬浮技术”鉴定也是在1:10的模型上完成的。顺便说一句,永磁技术是70年代被德国人抛弃的技术。

一个道德沦丧和振兴东北政策生下的怪胎。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饭后茶余,放松一下,不错。

Anonymous said...

我从第一次听到说要用永磁技术搞磁悬浮列车,就冒冷汗,担心中国的科学家们是不是初中物理没学好。

Anonymous said...

很逗!

Festina said...

原来你对磁悬浮列车也有兴趣嘛,所以想买小火车

Blog Archive

Contribu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