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 403: Forbidden

Tuesday, December 23, 2008

阶级

讨论什么是中产阶级就和讨论什么是发展中国家一样,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且很可能没有结果。

要构成一个阶级,就必须先形成阶级意识。这是区分一个个人是否属于一个特定阶级的最重要的标准,比如假设有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哪怕两个人的收入、资产、受教育程度、工作、生活习惯等等都一模一样,他们俩显然不会认为自己属于同一个阶级。当然,他们也的确不属于同一个阶级。

在马克思的世界里,事情是非黑即白的,因此一切都显得很简单。只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阶级意识产生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将持续斗争——以暴力革命的方式——直到建立自己的专政。

但是现实世界显然并非如此,所以雷蒙 阿隆要嘲笑马克思更喜欢当预言家而非学者。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还有一个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尽管也喜欢阶级斗争(如果阶级斗争就是维护阶级利益的意思的话),但是却不喜欢暴力革命。不仅他们自己不喜欢暴力革命,还容不得别人暴力革命。

如果一个社会的中产阶级人数比较少,那么他们就不会发挥什么政治作用,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中,他们或许会依附于资产阶级,或许会依附于无产阶级。在两种情况下,都没他们好果子吃。

但是如果中产阶级政治实力很可观,比如他们人数众多,或者/并且掌握了相当的资源,那么他们就是很重要的一支力量了,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力量。

从战后的全球史来看,一个成功的国家往往拥有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因为这是一个趋同的年代。人类社会要在纵向取得发展,必然要在水平方向上节约能量。天天搞革命的社会没有未来。

其实中产阶级并不是一个阶级术语,在它的诞生地,它被称作class,意思可以是阶级,也可以是阶层,也可以是级别。最早,它被用来描述非贵族的城镇居民,以区别于作为下层阶级的农民和作为上层阶级的贵族。后来,它被用来表示城镇居民中的中间阶层,以区别于作为工人存在的下层阶级和作为资本家存在的上层阶级。在19世纪工业社会中,中产阶级包括从担任管理工作的白领职员到小产业主在内的一大批人。世界大战之后,这个概念(伴随着物质的繁荣)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现在提到中产阶级,大家不仅会想到经理人和个体户,还会想到教师、医生、律师、(成功的)艺术家等等一系列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而诞生的专业人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产阶级的定义也得到了扩展和延伸。它不再总是政治性的了,有时评断的标准是自我认同感,有时是生活方式,有时是职业属性。在中国大陆,通常用收入水平来定义这个阶级,2005年国家统计局甚至直接给出了家庭年收入6-50万元算中产阶级的标准。尽管众说纷纭,但是每种说法总还是有些共性,基本上,当我们提到中产阶级,脑海里浮现的是经济上相对宽裕,拥有一定的个人资产(房子、汽车、耐用消费品),受过良好的教育,从事专业工作,乐于文化支出,重视精神生活,同时又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的人。

除此之外,阶级(阶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阶级成员之间会进行互动。惟独这样,一个阶级才能巩固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农民阶级始终成不了气候,需要工人阶级来领导的根本原因。因为农民的生产方式使他们自我封闭,而工人却恰恰相反。从这种意义上讲,现代人之间的关系倒的确比以前来得更密切,与其到广场上静坐游行然后被坦克车碾死,现代人往往通过转发电子邮件和在论坛上潜水来寻求和维持意识形态的统一。

但是除去那些极端贫穷的国家,中国又的确是最不可能出现中产阶级的地方。中国60%的人口因为残忍的户籍制度被束缚在农村,因此也就永远地失去了成为中产阶级的可能。其次,中国贫富差距过大,从05年开始,收入分布的平均值就已经低于标准差(实际上只有一半左右),基尼系数之高居世界前列。

在这样的限制下,中国的中产阶级要壮大,除了依赖稳定的经济增长以追求规模的扩张外,还需要加强内部互动,以求尽快形成统一的阶级意识。比如针对税收、环保、资源、外交、教育、医疗、养老金、贫富差距、户籍、公务员体系、产业政策、市场化改革等等方面的认识必须尽快统一,方能形成有意义的政治力量,从而进一步追求政治利益。

No comments:

Blog Archive

Contribu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