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 403: Forbidden

Wednesday, April 30, 2008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分两次,总算把这本书看完了。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当中之所以停下来,是为了看室内设计的书。

我是首先在一篇配合再版的、纪念作者Jane Jacobs的文章中知道这本书的。那个时候我正为上海这座城市神魂颠倒,但是兴趣还主要停留在建筑上,对城市规划这样宏观层面的讨论,虽然也很有兴趣,但是认知水平还仅停留在嘀咕嘀咕抱怨上。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城市规划这种努力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一座伟大的城市应该通过有机的方式自然生长。

但是这丝毫不妨碍《死与生》成为一本伟大的书,写于1961年,即使到现在,书中的许多观点仍然具有令人惊讶的前瞻性。当然,更为感人的是作者从大街开始的研究方法和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不同于勒 柯布西耶的雄辩和激进(简对勒非常地不屑,就像一名工程师总是看不起一名艺术家或者反过来一样),简在书中对以纽约、旧金山和芝加哥为代表的美国城市,从人行道开始,做了细致耐心的实地考察和温情脉脉的批判。同时,简对包括贫民窟改造融资、街区治安管理在内的技术性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与被困在大都市里无助的人相反,简并不排斥摩天大楼和小汽车。恰恰相反,简认为城市要变得精彩,必须具有足够的密度,而城市郊区化再她看来则是规划失败的象征。因为那将导致松散的人际关系,被稀释了的城市生活。同时,她也高度肯定汽车在城市生活乃至人类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她所排斥的,仅仅是这些城市特征的副产品,比如交通堵塞、比如阴森森的街道。

简笔下理想的城市,主要有两个特征。一个是路网密度大,最好是密密麻麻的大街小巷爬满全城。第二就是功能混编。在同一条街道上可以找得到公寓、店铺、餐厅、公司等等,而不是像现代城市的区域规划那样白天住宅区里万籁俱寂,晚上CBD里鬼影幢幢。

当然,《死与生》的伟大不是blogger上一篇短文可以面面俱到的,只是读完此书反观上海,浦东浦西恰如简笔下的正反面城市设计典型,让人哭笑不得。

1 comment:

Festina said...

那么浦西是交通堵塞严重,但是马路密度高的典型么?

Blog Archive

Contribu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