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还有《云上的日子》(Al di là delle nuvole),不过我一直把那部片子看作安东尼奥尼的作品,而不是文德斯的。
文德斯出生于人杰地灵的Düsseldorf,不过气质上并不象Fritz Lang之类的德国前辈,貌似他更醉心于美国文化,这从他的过度高产以及喜欢和U2之类厮混可见一斑。他在上海办过影展,从贱人那里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结束了,所以除了美术馆门外的几张海报,我什么都没看到。从海报上判断,他喜欢广袤的地理背景和广角镜头,作品精致,但不是特别动人。
也许是因为导演本人也是摄影师,所以《巴黎,德克萨斯》的摄影师压力很大。
其实不是,这是我瞎猜的。不过片子的摄影非常道地,尤其是几个低照明的场景。
虽然太浓的色彩使它显得有点做作。
全片另外一个比较出彩的地方,就是男主角向女方摊牌的那场戏。Harry Dean Stanton通过失真的扬声器,缓缓地回忆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泣不成声的Nastassja Kinski则在镜子的另一面拼命地捂住嘴以免发出声音来。
这是一部公路电影,就连出品商的名字也叫Road Movies。公路和公路电影是美国独特的文化现象,因为世界上别的地方都没有如此庞大而又发达的道路系统(虽然我很奇怪为什么文德斯为什么没有拍一部以autobahn为题材的公路电影)。从斯坦贝克开始,公路就是通往美好生活的象征,无论是凯鲁雅克还是约翰丹佛都这么觉得(大卫林奇可能会持异议,不过Lost Highway那种电影更象《去年在马里安巴》而不是"Straight Story")。但是《巴黎,德克萨斯》对公路文化抱一种更为有趣的态度。男主角沿着公路出发,去寻找未来的生活,最后却只发现自己过去的迷宫,就如片名(在德克萨斯的巴黎)一样,没有希望,没有救赎,只有无穷无尽的迷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